聯(lián)系我們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jì)念館

搜索表單

    國慶七天,面對洶涌的人潮,紀(jì)念館的工作人員都投入保障了,小編卻獲得了不用定點、四處巡館的“特權(quán)”。
    感謝這個“特權(quán)”,讓我有幸“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記錄下這人潮洶涌中的一個個小瞬間。
 
鏡頭1:小小的儀式感
這是10月4日
在近10萬人的人海中拍到的一幕
進(jìn)展廳前一位媽媽停下來
為孩子仔細(xì)地系上紅領(lǐng)巾
小小的儀式感[good] 一定能讓孩子記住這一刻
生活,需要儀式感
 
 
鏡頭2:紅了眼眶的漢子
巡館時
鏡頭捕捉到一位先生
靜靜地站在展品前
紅了眼眶
他說
看著老人的眼睛
就忍不住要流淚
……
 
 
鏡頭3:“治愈系”的孩子
紀(jì)念館里記錄的歷史太沉重
所以小編巡館時更愛觀察孩子
他們純潔的臉龐、奶聲奶氣的話語
真實、快樂、治愈
總能讓人的心情變得“晴朗”起來
 
 
 
鏡頭4:“秋之落葉”
一對母子站在展品“秋之落葉”前
孩子:媽媽,什么是“秋之落葉”?
媽媽:那是逝去的生命。要記得過去。
 
 
鏡頭5:一個莊嚴(yán)的敬禮
對一個孩子來說
紀(jì)念館所承載的東西
太沉重
千言萬語也難以表達(dá)
于是這個小姑娘
用自己的方式
敬了個禮
 
 
鏡頭6:腳印
這條留有幸存者腳印的銅板路
是孩子們的最愛
留下腳印的爺爺奶奶們
這一路行來
滿是悲痛與艱辛
愿孩子們未來的人生路
能充滿幸福的印記
 
 
 
鏡頭7:留言板上的小心愿
翻看電子留言簿的時候
發(fā)現(xiàn)這么一幅畫
也許文字、圖畫還很稚嫩
但作者一定是一個會用心感受的孩子
一個會認(rèn)真思考的孩子
一個真誠的孩子
因為字與畫表達(dá)的
是真實
是真情
是真心
 
 
還有
一對小情侶,將地上散落的石子一個一個放回廣場
一位父親,給四五歲的女兒仔細(xì)講那“300000”的含義
……
許多這樣的鏡頭,小編沒有來得及定格
但這些小小的瞬間
就真實地發(fā)生在客流高峰時的紀(jì)念館里
印在小編心里
 
本期編輯 |  趙伊漢
聯(lián)系我們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jì)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