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系我們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jì)念館

搜索表單

《世界記憶、和平愿景——南京大屠殺史實展》當(dāng)?shù)貢r間10月26日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拉開帷幕。這是南京大屠殺史實展首次走進(jìn)這個號稱“歐洲之門”的古城。為引起西班牙觀眾的共鳴,展覽以1937年西班牙杜蘭戈和格爾尼卡先后遭到德國空軍轟炸、1937年12月13日西班牙《洪水報》報道日軍“百人斬”暴行等歷史事件為切入,將西班牙與10000多公里外的南京在時空維度上緊緊相連。

1937年南京淪陷后,國際社會對日軍實施大屠殺的事實進(jìn)行了廣泛而持續(xù)的記錄與報道。美、英、蘇、西班牙等眾多國家主流媒體記者以“第三方”的視角及時揭露了日軍在南京的暴行。此次展覽,大量引用西方媒體當(dāng)時對南京大屠殺的報道。

西班牙《洪水報》

日軍向南京進(jìn)犯過程中的殺人競賽被西班牙《洪水報》在1937年12月13日公諸于世:“在中國有一個非常典型的日本武士道戰(zhàn)爭模式?!度杖招侣劇穲蟮馈畠晌蝗毡拒姽僖疤锖拖蚓钠婀值呐e動,他們打了一個賭,看誰能先用軍刀殺死一百名中國士兵。今天,在一番激戰(zhàn)后占領(lǐng)了紫金山,這兩位軍官因為戰(zhàn)爭激烈沒有注意到死在其刀下的人數(shù)已經(jīng)超過一百人,所以他們決定把打賭的人數(shù)提高到一百五十人才能分出勝負(fù)’。向井軍官殺死了一百零六個中國人,而他的對手只比他多出幾個。向井指出他只用武士刀砍殺和砍斷脖子的方式殺死戴著鋼盔的中國士兵。”

美國《芝加哥每日新聞》

1937年12月15日,美國《芝加哥每日新聞》刊登了斯蒂爾題為《大屠殺故事——日軍殺人數(shù)千》的報道:“離開南京之際,我們最后見到的場面是300名中國人在臨江的城墻前井然有序地遭處決,那兒的尸體有膝蓋高。這是近幾天瘋狂的南京景象最典型的寫照?!?

英國《泰晤士報》

1937年12月18日,英國《泰晤士報》刊登路透社記者史密斯《恐怖的南京:劫掠、屠殺,占領(lǐng)者殘暴的行徑》的報道,稱12月15日,我們看到日本人讓上千名被捆綁著的中國人站在一塊空地上,他們被一小批一小批地帶走,用槍打死。他們被迫跪在地上,日軍對著他們的后腦上開一槍。我們觀看了約有100起這樣的處決。

美國《芝加哥每日論壇報》

1937年12月16日,最后一位撤離南京的外國記者、美聯(lián)社的查爾斯·麥克丹尼爾在報道中寫道:我無能為力,我對南京的最后印象——死亡的中國人,死亡的中國人,還是死亡的中國人。(刊登于1937年12月18日的《芝加哥每日論壇報》)

美國《紐約時報》

1938年1月9日,《紐約時報》整版刊發(fā)記者弗蘭克·德丁撰寫的長篇通訊《南京陷落,日軍施暴》,稱男女老幼都有被日軍打死的,消防隊員和警察常常被殺,任何人在日軍到來之際由于緊張或恐懼而奔跑都有被槍殺的危險。報道還指出,大規(guī)模搶劫是日軍占領(lǐng)南京時的主要罪行之一。住在屋子里的人也遭搶,只要抵抗就被打死。

美國《生活》雜志

1938年1月10日,美國《生活》雜志刊發(fā)“在南京市內(nèi)搬運物品的日本兵”。

1938年5月16日,美國《生活》雜志刊登了10幅選自約翰·馬吉拍攝的南京大屠殺影像截圖,并寫道:“下面10張照片慘不忍睹,卻從一個側(cè)面揭示了日本目前在戰(zhàn)爭中屢遭戰(zhàn)敗的原因。這些照片攝于1937年12月13日日本人占領(lǐng)南京之后。攝影者是一個美國傳教士,其姓名恕不能披露于此,他小心翼翼地避開日本人的耳目,用一臺16毫米的家用攝影機(jī)拍下了這些慘景?!?/p>

美國《讀者文摘》

1938年7月美國《讀者文摘》刊載文章《洗劫南京》,稱“日本軍隊占領(lǐng)南京造成了現(xiàn)代史上真實可信的、規(guī)模最大的屠殺,兩萬名男人、女人、小孩被處死,四周以來,城內(nèi)的街道上血跡斑斑?!?/p>

????

英國《戰(zhàn)爭圖解》

1942年4月,英國《戰(zhàn)爭圖解》雜志第5卷刊登的一張照片顯示,1937年南京大屠殺期間,一位抱著孩子的婦女在其丈夫尸體旁痛哭。

這些來自1937年12月到1942年的歐美報道,刊載了一篇篇有關(guān)南京浩劫的消息,證明南京大屠殺從發(fā)生之時就受到國際社會的關(guān)注。

聯(lián)系我們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jì)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