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系我們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搜索表單

今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7周年紀念日。對于見證了中華民族從危難中奮起走向輝煌的南京來說,曾深深傷害國人、嚴重刺痛民族尊嚴的南京大屠殺慘案,是這座城市人民心中永遠的傷痛記憶。南京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8月15日上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分別在公祭廣場和“三個必勝”展區(qū)報告廳舉行“南京不會忘記”主題教育活動。

撞響和平大鐘,警示人們勿忘歷史 吾輩自強

上午8時15分,撞響和平大鐘儀式在紀念館公祭廣場舉行。6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后代和南京市青少年代表,共同撞響和平大鐘。鐘聲久久回蕩在廣場上空,它時刻警示人們:銘記歷史記憶、守護歷史真相、捍衛(wèi)民族尊嚴、維護和平正義。

參加撞鐘儀式的南京市芳草園小學(xué)學(xué)生顧言希說:“作為生在南京長在南京的小學(xué)生,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侵華日軍曾經(jīng)在這片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了!那是無數(shù)先烈通過艱苦卓絕的抗爭、舍生忘死換來的。今天的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努力學(xué)習(xí),長大把祖國建設(shè)得更加繁榮富強!”

幸存者記憶傳承,以實際行動守護歷史記憶

撞鐘儀式后,上午9時,“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證書頒發(fā)儀式在紀念館“三個必勝”展區(qū)報告廳舉行。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和他們的口述證言,南京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呼吁幸存者后代,作為歷史記憶傳承人,共同以實際行動守護歷史記憶。

儀式上,紀念館頒發(fā)首批“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證書。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的外孫女夏媛、曾外孫李玉瀚,幸存者葛道榮的兒子葛鳳亮,幸存者艾義英的兒子黃興華、孫子黃睿等13位幸存者后代,分別從幸存者夏淑琴、葛道榮、艾義英等手中接過證書。這意味著,幸存者后代們正式接過接力棒,未來將肩負起接續(xù)傳承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的重任。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外孫女夏媛表示:“南京大屠殺慘案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我從小就聽外婆講家族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不幸遭遇。作為幸存者后代,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段歷史。2004年,我外婆從紀念館接過‘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證書’,從那時起,向人們講述南京大屠殺的真相就是外婆最重要的事。今天,我和我的兒子又接過了同樣分量很重的‘傳承人’證書,今后我們更有責(zé)任把家族的這段悲慘經(jīng)歷講給更多人聽,讓南京大屠殺真相永遠流傳下去。借此機會,我也想呼吁更多的幸存者后代,積極加入‘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隊伍中來。大家共同努力,讓世界關(guān)注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群體、知道南京大屠殺歷史真相?!?/p>

儀式上,南京市作家協(xié)會顧問、詩人馮亦同分享了其反映南京大屠殺主題的詩作《不屈的城墻》的創(chuàng)作故事。南京市青少年代表現(xiàn)場朗誦了詩作《江東門的鐘聲》。

儀式結(jié)束后,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的外孫女夏媛來到《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展廳內(nèi)的夏淑琴全家福前,為觀眾講述1937年,外婆一家九口中有七口人慘遭侵華日軍屠殺身亡的不幸遭遇。

捍衛(wèi)歷史真相,維護和平正義

歷史需要敬畏、是非應(yīng)該分明、戰(zhàn)犯必須唾棄!

據(jù)悉,截至目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僅剩下55位。他們平均年齡超過92歲。隨著時間流逝,幸存者越來越少了。建館37年來,紀念館矢志不渝傳播“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理念。近年來與時俱進開展了各類大眾化主題教育活動:每個開館日,邀請最先到館的12位觀眾撞響和平大鐘;在高中階段即將出國留學(xué)學(xué)生中開設(shè)必修課,讓準留學(xué)生來紀念館上“行前一課”,讓他們牢記歷史,將和平種子撒向世界各地;開展“紫金草和平大講堂”,邀請南京大屠殺歷史研究專家為觀眾尤其是青少年上公益歷史課;送史進校園,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課程;組織紀念館工作人員、南京高校專家學(xué)者共同采集幸存者口述證言,出版《被改變的人生——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口述生活史》;呼吁幸存者的后代作為歷史記憶傳承人,一代代接力把家族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不幸遭遇講給更多人聽。此外,在南京大屠殺歷史研究領(lǐng)域,紀念館每年組織專家學(xué)者開展各級各類線上線下學(xué)術(shù)研討會、開展圖書編譯出版等,以多元形式還原歷史真相、捍衛(wèi)民族尊嚴、維護和平正義。

編? 輯:李凌 俞月花 潘琳娜?

視? 頻:楊夢秋 李雪琦 李安琪?

拍? 攝:蔡美婷

監(jiān)? 制:凌? ?曦


聯(lián)系我們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